紅外光學材料在光學領域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能夠有效地傳輸紅外光,廣泛應用于各種光學系統和設備中。這些材料包括晶體、玻璃、半導體和金屬等多種類型,每種材料都有其獨特的物理和化學特性,適用于不同的紅外光譜范圍。

熔融石英(SiO2)是一種優質的光學材料,適用于波長高達約3微米的波段。然而,其透明度受所含雜質如OH含量的影響,這會在特定波長如2.2微米和2.7微米處產生吸收帶。結晶石英與熔融石英類似,也具有良好的光學性能。
BK7(硼硅酸鹽冕玻璃)等玻璃材料常用于近紅外光譜范圍,它們在光學系統中不可分割。藍寶石是一種極其堅硬且耐用的光學材料,透明度可達6微米,且具有出色的導熱性,盡管其加工難度較大。
氟化物如氟化鈣(CaF2)、氟化鋇(BaF2)、氟化鎂(MgF2)和氟化鋰(LiF)是常見的晶體材料,部分用于介電涂層。例如,MgF2常用于防反射涂層,這些氟化物通常提供從近紫外到中紅外的寬透明度范圍。此外,氟化物玻璃如氟鋯酸鹽、氟鋁酸鹽和氟銦酸鹽玻璃也具有廣泛的應用。
硒化物如硒化鋅(ZnSe)和硫化鋅(ZnS)具有寬廣的透明度范圍,常用于CO2激光光學,也可作為稀土摻雜的激光增益介質。碲化物,尤其是碲化鎘(CdTe),適用于12至25微米的波長范圍。
溴化銫(CsBr)和碘化銫(CsI)適用于非常長的波長,后者甚至可達約40微米。氯化鉀(KCl)具有從紫外線到中紅外的寬可用波長范圍,而氯化鈉(NaCl)雖然耐用,但非常易碎。這些離子物質可溶于水,具有較強的吸濕性。
半導體材料如硅、鍺和砷化鎵在可見光區不透明,但對紅外區具有良好的透明度,且折射率較高。紅外鏡的反射膜可由多種金屬制成,包括銅、鋁、銀、金和不銹鋼,以及鉻鎳等金屬合金,通常制成第一表面鏡。
以上就是中測光科為大家提供的相關信息,紅外材料的多樣性和特性使其在光學和光電子領域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為各種高精尖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咨詢熱線(Tel): 0591-83855102
E-mail:uki@measopt.com
聯系人:翁女士(UKI)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西三環智能產業園A3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