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航空復合材料激光鉆孔熱影響區控制:皮秒激光技術的突破與應用

航空復合材料激光鉆孔熱影響區控制:皮秒激光技術的突破與應用

2025-08-06 09:38 中測光科
3

    在航空工業中,復合材料憑借高強度、輕量化等優勢成為關鍵結構材料,廣泛應用于發動機葉片、機身部件等核心組件。然而,這類材料的精密鉆孔加工始終面臨一大挑戰——熱影響區(HAZ)的控制。熱影響區會導致材料性能退化、分層、開裂等問題,直接影響航空部件的安全性與壽命。皮秒激光五軸微加工系統MSPL的出現,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革命性的技術方案。


皮秒激光五軸微加工系統


    一.航空復合材料鉆孔的熱影響區難題

    航空復合材料多由纖維與基體組成(如碳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其熱穩定性較差,傳統加工方式(如機械鉆孔、長脈沖激光加工)易引發顯著熱積累:機械鉆孔的摩擦熱會導致樹脂基體熔化、纖維斷裂;長脈沖激光的持續能量輸入則會使材料局部溫度驟升,引發熱變形、界面分離等缺陷。對于發動機渦輪葉片等需鉆制精密冷卻微孔的部件,熱影響區的存在還會破壞微孔的尺寸精度與冷卻效率,直接威脅發動機的運行可靠性。


    二.皮秒激光加工:從原理上攻克熱影響區痛點

    皮秒激光五軸微加工系統MSPL的核心優勢,源于其搭載的超短脈沖激光器。皮秒(10?12秒)級脈沖持續時間遠小于材料熱擴散時間,當激光作用于材料時,能量瞬間被靶材吸收并轉化為等離子體,實現“冷加工”效應——材料在熱擴散前已完成氣化去除,從根本上抑制了熱影響區的產生。

    系統可選配的皮秒激光參數(如1064nm波長30100W、532nm波長1550W)與飛秒激光(1064nm波長1030W),進一步適配不同復合材料的加工需求。例如,針對碳纖維復合材料,可選擇355nm紫外皮秒激光(1030W),其短波長能更精準地被纖維與基體吸收,減少能量向深層擴散,加工后孔壁光滑無掛渣、無毛刺,熱影響區控制在微米級甚至納米級。


    三.五軸聯動與高精度控制:強化熱影響區抑制效果

    除激光器本身的特性外,系統的多軸協同控制能力進一步提升了熱影響區的控制精度:

    8軸運動系統(XYZ直線軸+A/C旋轉軸+光學掃描XYZ)實現三維空間的靈活加工,可針對復合材料復雜曲面(如渦輪葉片弧面)調整激光入射角度,確保能量均勻分布,避免局部過熱;

    高精度定位與測量(視覺定位+機械探針測量,重復精度優于1μm)保證鉆孔位置誤差極小,減少重復加工導致的熱累積;

    高速掃描與動態聚焦(光學掃描速度達24000mm/s)可快速完成微孔加工,縮短單次激光作用時間,降低熱輸入總量。


    四.實際應用:航空發動機部件的精密鉆孔驗證

    在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鉆孔中,MSPL系統的熱影響區控制能力已得到充分驗證。渦輪葉片多采用高溫合金與陶瓷基復合材料,需鉆制直徑數十微米的冷卻微孔以提升散熱效率。通過皮秒激光加工,微孔邊緣無熱變形,孔道內壁粗糙度Ra≤0.8μm,熱影響區寬度控制在5μm以內,遠優于傳統加工技術(通常>50μm)。這不僅保障了葉片在高溫環境下的結構穩定性,更延長了其使用壽命達30%以上。


    皮秒激光五軸微加工系統MSPL通過超短脈沖激光的“冷加工”特性、多軸協同的高精度控制,為航空復合材料鉆孔的熱影響區控制提供了系統性解決方案。其在熱影響區抑制、加工精度與效率上的突破,不僅滿足了航空工業對核心部件的嚴苛要求,更為復合材料精密加工領域開辟了新路徑。隨著航空材料向更高性能、更復雜結構發展,這類激光加工技術將成為保障航空安全與性能的關鍵支撐。


咨詢熱線(Tel): 0591-83855102

E-mail:uki@measopt.com

聯系人:翁女士(UKI)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西三環智能產業園A3棟

版權所有? 中測光科(福建)技術有限公司
聯系我們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