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激光技術在工業激光加工、科研實驗、醫療設備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光學玻璃作為激光系統中的關鍵構成部分,其抗激光損傷性能已成為保障系統穩定運行的核心要素。其中,抗激光損傷閾值(LIDT)作為衡量該性能的關鍵指標,對光學元件的選型與應用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抗激光損傷閾值(LIDT)的定義
抗激光損傷閾值(LIDT)是指K9玻璃、石英玻璃、藍寶石玻璃等光學材料在承受激光照射時,未發生永久性損傷前提下所能耐受的最大激光能量密度或功率密度。該指標本質上反映了光學玻璃對激光能量的承受極限:當激光能量超出此閾值時,材料會出現熔融、裂紋、燒蝕乃至爆炸等不可逆的物理損壞,直接影響激光系統的正常工作。
因此,在激光保護片等光學元件的選型過程中,抗激光損傷閾值(LIDT)是必須重點考察的參數,其數值需高于實際應用中的激光能量密度或功率密度,以確保光學系統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影響抗激光損傷閾值(LIDT)的主要因素
光學玻璃的抗激光損傷閾值(LIDT)并非固定數值,其大小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材料純度:材料內部的雜質會成為激光能量作用下的薄弱區域,雜質含量越高,越易在激光照射時引發局部能量聚集與過熱,從而降低抗損傷能力。以石英玻璃為例,合成石英因純度高于熔融石英,其抗激光損傷閾值表現更優。
羥基含量:羥基(OH)的存在會對特定波長的激光產生吸收效應,進而影響材料的抗激光損傷性能。由于不同波長的激光對羥基含量的敏感度存在差異,因此需根據實際應用的激光波長,合理選擇羥基含量適配的光學玻璃。
表面粗糙度:光學玻璃的表面平整程度直接影響激光的反射與吸收特性。經精拋處理的表面具有更低的粗糙度,可有效減少激光在表面的散射與能量集中現象,其抗激光損傷能力顯著優于一般拋光表面。
亞表面損傷:在材料加工過程中,亞表面可能形成微小裂紋或應力集中區,這些隱藏的損傷會成為激光損傷的起始點,顯著降低材料的抗激光損傷閾值。因此,通過精細加工工藝去除亞表面損傷,是提升光學玻璃抗激光性能的重要措施。
表面污染物:光學玻璃表面殘留的細小顆粒等污染物,在激光照射時會因吸收能量而產生局部高溫,進而引發材料損傷。保持表面清潔、無顆粒殘留,是確保抗激光損傷閾值達標的基礎條件。
鍍膜吸收:為優化光學性能,部分光學玻璃會進行鍍膜處理,但鍍膜材料若對激光能量存在較強吸收,會導致熱量在膜層積聚,從而降低整體的抗激光損傷閾值。因此,優化鍍膜材料的成分與結構以減少激光吸收,對提升LIDT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抗激光損傷閾值(LIDT)是光學玻璃在激光應用中的關鍵性能參數,其數值受到材料本身特性、加工工藝及表面狀態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深入理解這些影響機制,不僅可為光學元件的科學選型提供依據,更能為提升光學材料抗激光損傷性能的技術研發提供方向,助力激光技術在各領域的高效應用。
咨詢熱線(Tel): 0591-83855102
E-mail:uki@measopt.com
聯系人:翁女士(UKI)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西三環智能產業園A3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