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什么是碗狀陣列光子晶體?為什么說他是破解LED廣角照明瓶頸的創新性技術方案

什么是碗狀陣列光子晶體?為什么說他是破解LED廣角照明瓶頸的創新性技術方案

2025-09-17 14:52 中測光科
6

    當前,發光二極管(LED)照明技術已深度融入各類應用場景,涵蓋家庭室內照明、戶外高清顯示面板及汽車照明系統等領域。隨著應用需求的不斷升級,行業對其照明亮度與覆蓋廣度的要求持續攀升。然而,長期以來,傳統LED廣角照明效果的提升受限于關鍵技術瓶頸:用于增強LED發光效率的平面光子晶體(PC),其光子帶隙具有顯著的角度依賴性——當觀測角度偏離正前方時,照明增強效果會大幅衰減,難以滿足大場景下均勻發光的實際需求。

    為突破這一技術桎梏,浙江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Wei-LongBi、AnTang、Jia-LiXu、YuTian團隊提出了創新性解決方案:構建具有角度無關光子帶隙的碗狀陣列光子晶體(bPC)。該結構兼具耐用性、柔韌性與自支撐特性,不僅實現了LED照明強度的倍數級提升,更能在不同觀測角度下保持穩定性能,為LED產業向高效化、廣角化方向發展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1.png


    一、從平面局限到碗狀突破:碗狀陣列光子晶體的制備工藝

    碗狀陣列光子晶體的性能優勢,源于其精準設計的三步核心制備工藝。研究團隊通過逐步優化構建單元與結構形態,針對性解決了傳統平面光子晶體的技術缺陷,具體流程如下:

    1.第一步:合成核心構建單元——CIS聚合物顆粒的精準制備

    光子晶體的光學性能依賴于構建單元的結構設計。研究團隊采用分步乳液聚合法(StepwiseEmulsionPolymerization),成功合成出“氟化核-中間層-殼”結構的聚合物顆粒(PS@PMMA@P(FA-EA-BA)),簡稱CIS顆粒。該顆粒具備顯著的尺寸可控性:通過調控合成過程中的反應參數,可制備出對應藍色、綠色、紅色等不同結構色的顆粒,為后續適配多色LED的廣角增強需求奠定基礎,同時賦予光子晶體靈活的光學特性適配能力。

    2.第二步:制備有序基底——基于BIOT技術的平面PC膜組裝

    構建有序的顆粒排列是光子晶體產生光學效應的核心前提。團隊創新性地采用彎曲誘導有序技術(Bending-InducedOrderedTechnology,BIOT),實現CIS顆粒的快速有序組裝,制備得到平面自支撐光子晶體薄膜。相較于傳統組裝方法,BIOT技術可使顆粒排列更為緊密且有序,所形成的平面PC膜不僅呈現清晰的結構色(如圖2中藍、綠、紅三色薄膜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圖像所示),還具備優異的柔韌性,為后續三維結構塑形提供了必要條件。

    3.第三步:構建功能結構——基于光刻技術的碗狀陣列成型

    突破平面結構局限的關鍵環節,在于三維功能結構的構建。研究團隊借助光刻技術,將已制備的平面PC薄膜熱壓至半球形基底表面,使平面PC薄膜形成特定弧度,最終得到碗狀陣列光子晶體(bPC)。這一半球形表面設計從根本上克服了平面PC的角度依賴性缺陷:半球形結構可對不同角度入射的光線進行均勻反射調控,為“角度無關光子帶隙”的實現提供了結構基礎。


    二、性能突破:角度無關性與強度提升的雙重優勢

    碗狀陣列光子晶體的技術價值,最終通過其光學性能測試得到驗證。研究團隊通過多維度實驗,證實了bPC在LED照明增強領域的核心優勢,具體表現如下:

    1.角度無關的光子帶隙:保障廣角照明穩定性

    傳統平面PC的核心缺陷在于角度敏感性——當觀測角度從0°增至60°時,其光子帶隙會發生明顯偏移,導致照明顏色與強度出現顯著波動。而bPC依托半球形表面結構,在15°、30°、45°、60°等不同探測角度下,其反射光譜始終維持穩定狀態(如圖4所示)。盡管因表面積增大,bPC的光子帶隙出現輕微“紅移”(即波長向長波方向偏移),但其對光線的調控能力未受影響,有效保障了廣角范圍內照明效果的均勻性。

    2.2.33倍照明強度提升:顯著優化照明效率

    當bPC作為反射器應用于平面LED時,實驗數據顯示:LED的照明強度較傳統平面PC增強方案提升2.33倍。這一提升并非局限于單點區域——通過對LED面板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強度檢測(如圖5所示),bPC在全范圍內均保持穩定的增強效率,有效規避了“中心亮度高、邊緣亮度低”的行業常見問題。無論是大尺寸LED顯示面板,還是需廣范圍覆蓋的戶外照明場景,該性能均能在降低能耗的同時,顯著提升用戶使用體驗。

    3.優異的材料特性:適配產業應用需求

    除光學性能外,bPC的物理特性高度契合產業應用要求:其結構具備耐用性(可長期耐受復雜環境條件的變化)、柔韌性(可適配非平面LED載體,如曲面顯示面板、柔性照明器件)與自支撐性(無需額外基底支撐,簡化后續封裝工藝環節)。這些特性不僅適用于傳統剛性LED產品,還能拓展至柔性照明、可穿戴設備等新興領域,為LED產品的形態創新提供了技術可能。


    三、超越亮度提升:碗狀陣列光子晶體的產業價值與未來展望

    該研究的意義遠超單純的LED亮度提升,其為LED產業的技術升級與應用場景拓展開辟了新路徑,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從技術層面而言,bPC首次實現“角度無關光子帶隙”與“高強度照明增強”的協同,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行業的“廣角效率衰減”難題,填補了LED廣角照明增強領域的技術空白。其核心工藝(如BIOT組裝技術、熱壓光刻工藝)具備流程可控性與成本經濟性,為規模化生產提供了可行性支撐。

    從應用層面來看,bPC的出現將推動多場景LED產品的性能升級:在戶外照明領域,可實現更廣泛區域的均勻照明;在LED顯示領域,能確保不同位置觀眾觀測到一致的亮度與色彩;在汽車照明領域,可提升轉向燈與尾燈的廣角識別性能,增強行車安全性。此外,其柔韌性與自支撐性還可能催生可折疊LED照明器件、柔性車載顯示面板等新型產品,進一步拓展LED技術的應用邊界。

    正如研究團隊在結論中指出,碗狀陣列光子晶體的成功研制,不僅實現了LED廣角發光效率的大幅提升,更在推動LED產品設計創新領域具備重要應用潛力。未來,通過進一步優化CIS顆粒尺寸、碗狀結構參數等關鍵指標,有望實現“多色協同增強”“更高效率突破”等目標,為全球照明產業的綠色化與高效化發展提供新的技術方向。


咨詢熱線(Tel): 0591-83855102

E-mail:uki@measopt.com

聯系人:翁女士(UKI)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西三環智能產業園A3棟

版權所有? 中測光科(福建)技術有限公司
聯系我們
公眾號